目前分類:鸞書教化小文章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有云:「人生不如意事,十之八九。」在人生最低潮時,你會想到誰?有的人會向摯友傾訴,有的人會與親人分享,相信也有許多人選擇向天表白,或跟上帝禱告。滿腹的辛酸苦水,只有老天爺知道…… 

如何能夠直接聆聽天音?「鸞堂」就是一個可以直接聆聽天音的聖堂。鸞堂文化起源甚早,溯自東周,周平王東遷洛邑間,王命不行,五霸內亂,戰爭不休,乃由文林學府設想,虔求上蒼,賜鸞鳥,啣音傳神意,引度迷民警惡從良,匡正世俗,靈驗異常,人民咸仰,神恩浩蕩,其後以「問機(乩)聽政」「引行天命」,由此史云:「習音聲,聽神聲」,為神道設教之始。 

故鸞的運作,是直接傳播天意和神意,經執鸞人(一般取赤子之童)以桃枝作鸞筆,扶於沙盤上,神靈降而筆飛舞,於沙盤寫字,登錄生再依字跡而抄錄,亦即今日鸞門所稱之「扶鸞」與「飛鸞」,此神靈扶鸞著書於蓬萊仙島,立說勸善,對社會道德綱常之奉獻,功不可沒。 

扶鸞為中國流傳之特有文化,甚至吸引外國記者前來本宮採訪。由台北市政府發行之《DISCOVER TAIPEI》「發現台北」曾於2002年造訪南港護國九天宮忠孝堂採訪,外文雜誌的記者Mark Caltonhill表示為國內教授推薦他來本宮訪問,此地可以獲得正統鸞堂文化之相關資訊,本宮鸞堂在台北極具代表性。

 

封面.jpg    

 (封面)

內頁1.jpg   

 (內頁一)

內頁2.jpg   


(內頁二) 

現代人接觸鸞堂的機會少了,目前還依舊保留有鸞乩扶鸞的鸞堂數量也逐漸銳減,因此希望透過部落格的分享,讓更多人接觸到鸞堂文化。直接聆聽天音,參與扶鸞,澄淨身心,或可提供現代人得到心靈安定的途徑,你也想來體會一下嗎?每逢星期三晚上八點,星期天早上八點,都有扶鸞的莊嚴儀式,歡迎親臨體驗! 

藉此與大家推薦的《現世善惡因果報》亦為扶鸞著作之專書,乃由仙佛帶領十二位罪魂現身說法著作〈上卷〉惡報篇,十二位仙官著作〈下卷〉善報篇,以在世所行之事,如實記載,用以勸惡向善。本篇列舉〈下卷〉善報篇  第十一回〈善門鸞堂實修,度眾修道善報〉摘要報導其文,若要詳看全書,歡迎向本雜誌社免費索取。 

長生大帝降鸞昭示善門鸞堂實修、度眾修道善報 

善門鸞堂,扶鸞闡教,為濟世度眾之方便法門。聖門如杏壇,仙真降鸞,勸化世人,明大道之貴,因果之真,其效如風行草偃,影響至廣至遠,其功德無邊。聖門實修,以五常為志,人道切守,則天道可成。(節錄) 

長生大帝引領仙官蘇書吏現身說法,在世所行善事,積功累德,終成天上果位,美名流傳萬世。敘述之末,仙佛再開示其中道義,勸勉有緣聽聞之眾生,知所效行,用以勸善修身。 

蘇書吏所言善語,真心流露,昔時修行入草茅,其心清靜,光明磊落,無求無得,聖功非凡。雖苦卻不以為苦,引渡眾生,明道實修,去惡從善,抱道不二,入鸞門杏壇,自可成就聖賢之路,同以為勉!(節錄) 

台灣鸞堂林立,起化俗成美之功,除了我們的台北南港護國九天宮忠孝堂,撰寫本篇善書推廣稿,特別搜尋到屏東高樹感化堂的相關新聞報導,樂以轉載以為宣揚:

 

高樹感化堂宣揚儒學全程客語

 

客家電視 – 2011年6月8日 上午12:00

【陳文霖 屏東高樹】

屏東縣高樹鄉有一間感化堂,堂內設有堂主、乩生、筆錄生數名,每隔一段時間就由乩生出示乩文,再由堂主召集鸞生宣講,主要內容在於宏揚儒家教義,並以教忠教孝維繫社會倫常,由於宣講過程全都使用客語,因此,感化堂也成為高樹地區的客語傳承要地。

感化堂內罄音迴繞,氣氛莊嚴肅穆,所有鸞生跪請神恩開示,隨後乩生啟動乩筆揮鸞,口中一字一字念出乩文。神情恭謹的筆錄生,手拿紙筆將乩生言語抄錄下來,等到乩文完成,堂主隨即集合鸞生宣講,闡明乩文的微言大義。

「做這些善事,做這些因公積德,這就叫作心田。」

成立40餘年的高樹感化堂,每個星期進行一次揮鸞儀式,主要就是要向民眾宣揚,忠孝節義的儒家義理,以教化的力量維繫社會和諧。

高樹感化堂堂主 溫永文:「這些婦女全部沒有讀過書,不知道神恩做的詩句什麼意思,講破給她們聽了,大家就有一個心得。」

高樹感化堂鸞生 楊夫人:「反正家庭大家平安,這些兒子,大家、大家很孝順,對我們這些做父母的,不會說講話沒分寸。」

只有小學畢業的賴清水,從3年多以前開始學做乩生,負責傳達神示乩文,至今不但識字能力大增,連做人處事的道理也領悟不少。

高樹感化堂乩生:「也學了很多字,也學了很多做人的知識,要是說沒有去行堂,一天一天時間浪費掉,就很可惜。」

由於高樹感化堂的揮鸞儀式,全程以客語發音,乩文也以客語宣講,長久以來,儼然成為高樹地區的客語研習學苑。

高樹感化堂筆錄生 鍾瑞峰:「因為有些字國語會念,不過客語卻念不出來,要怎麼將它們聯合起來,就要平常多講多看。」

不但宣揚儒家精義,也傳承了客家語文,高樹感化堂發揮了社會教化與文化傳承的功能,只是感化堂目前所有的鸞生都已高齡化,鸞生們也感嘆,未來如果沒有新血加入,這樣具有地方教育特色的感化堂,遲早要走入歷史。

原文網址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AB%98%E6%A8%B9%E6%84%9F%E5%8C%96%E5%A0%82%E5%AE%A3%E6%8F%9A%E5%84%92%E5%AD%B8-%E5%85%A8%E7%A8%8B%E5%AE%A2%E8%AA%9E-160000156.html

 

現世善惡因果報〈下卷〉善報篇  第十一回〈善門鸞堂實修,度眾修道善報〉文:

 

長生大帝  降 

詩曰:鸞語傳音教百民,儒門禮義勸修身,

      無私奉獻積善品,效勞持恆證果積。 

又詩:修道不二惟心性,萬法歸一敦人倫,

      人道克盡天道返,功德圓滿百代興。 

聖示:吾南極長生大帝奉  命降壇著作《現世善惡因果報》下卷善報篇第十一回〈善門鸞堂實修,度眾修道善報〉。

    夫以善門之立,教化世民,宣聖人之道,講倫理綱常。持守善門,皈依鸞堂,古聖先賢以道傳心,以德化世,上至君王,下至百民,皆以修身為本。人之善性,天所賦予,惟受世慾遮蔽,眾生易生迷惑,必賴大德者適時點化,予以解惑,方可使歸正道,明善復初。

    善門鸞堂,扶鸞闡教,為濟世度眾之方便法門。聖門如杏壇,仙真降鸞,勸化世人,明大道之貴,因果之真,其效如風行草偃,影響至廣至遠,其功德無邊。聖門實修,以五常為志,人道切守,則天道可成。爾身為聖門之鸞堂子弟,存正念、學九思,修身養性,人道為本,則聖賢之路,指日可期。吾今奉命率領南天普度府 考校署 書吏降壇,訓勉善卷一篇,作為鸞門子弟之效尤。 

    吾乃南天普度府 考校署中等四品書吏蘇林是也。奉 命隨 大帝臨壇著作善篇。

    小神蘇林生於民國一十七年,台南柳營人氏,在世奉公守法,修身度眾,莫敢言功德,只求無過失。自幼受儒家思想薰陶,學四書古文,父母教之道義,以孝悌忠恕傳家。當時居處蓬瀛,受據殖民,凡是中文聖賢之義理,不可顯於人前,並牽制於皇民化之思想,吾等學思想,受環境限制甚多。然吾心切切,知此古風莫可遺棄,提議共組說善之法,只要不提任何與神明有關之事,即可通過軍監視。至此,蓬萊之廟宇、善堂神明,皆隱藏於民宅,暗度善良,藉此民宅說法,言聖賢之仁義,暗中進行,小心翼翼。

    吾自幼學得氏心法,自然明悟人倫之道,俗學雖為代書,其實暗地藉此名義瞭解民情,凡有受軍陷害者,吾必盡全力找尋當地保正解危民苦。民宅之內,講善弘道,以此名義,將善門之忠孝節義、感人肺腑之善舉事蹟,四處宣揚,引人歸善。眾人集議,開立修善社,以五聖恩主作為學道之精神,扶鸞闡教。當時鸞門只能暗中進行,更不可以靈媒活動展現神威,否則一經查報,必會入獄刑罰。

    人民之心靈,無處尋得安定力量,明燈頓失,精神無依,是以善良風俗委靡不振!更讓吾憂心忡忡,心想聖門之立,乃需眾志成城,欲闡揚教忠恕倫常,必賴有心人共襄盛舉,方收其效。然天驗人志,魔障重重,害怕被軍拘提者多矣!少數士紳或善道護持者,更顯寡矣!是以宏道不易,考驗甚多,吾不以為苦,益加犧牲奉獻,甘之如飴。

    鸞堂扶鸞闡教,仙真降壇說法,字字珠璣,吾雖為代書之職,然一心弘揚聖道,廣傳仙佛聖藻,藉機勸化有緣,入道修身。吾以職務之便,行走大街小巷,凡為入善門虔誠修道者,以手抄本給予修身箴言,得之者無不視之為寶,奉為圭臬,修身齊家,平安如意。當時社風,道德淪喪,不知廉恥或不守綱常者,十人中有八、九;貪生怕死、陽奉陰違、不遵堂規者,更是難以枚舉。是故上天震怒,藉扶鸞指示,實乃人心險惡,導致三災八難降臨,因果所致,瘟疫流行,各受其善惡果報。

    知善實修者,不得瘟疫禍刑;假借善門行騙,或偽善假道者,皆以瘟疫惡懲其過。當時台瀛瘟疫橫生,得病者,若能知過悔改,吾為之祈求  上蒼及 五聖恩主赦罪容寬,逢凶化吉;真心修行者,自可感應神聖降臨,賜符籙火化飲之,淨身淨宅,必有所感。故神蹟感應者,不勝枚舉,聖門鸞堂,至此興盛,鸞門杏壇之名聲,於光復后,受百姓崇仰信服,改善風氣,重整道德倫綱,助益匪淺。

    吾觀今鸞門杏壇,日愈遞減,青黃不接,素質良莠不齊,真心推動儒宗思想者,如鳳毛麟角。聖門之道,本以倫常為本,以修心為基石,知善從德,立功、立言、立德,不朽功勳,可證三清。然入聖門容易,效勞實修者艱難,知辨善惡者,更屬無幾。鸞門修道,行功積德不易,欲要超凡入聖,惟有謹言慎行,磨練心性,犧牲奉獻,無怨無悔,方能去俗還真,神職可證。

    吾善行不敢居功,然天道有眼,明鑑秋毫,功不唐捐。百歲年終,善靈由 孚佑帝君恩主引入南天修真閣重煉靈光,近期內再受玉帝欽命 ,入南天普度府中等四品書吏,膺任考校功過之職。

    奉勸爾等諸生,入鸞修善立功,不可半途而廢,修得真道不易,切莫午時成道巳時墜,若可始終護持,他日證果封品,紫府可期。 

長生大帝再示:蘇書吏所言善語,真心流露,昔時修行入草茅,其心清靜,光明磊落,無求無得,聖功非凡。雖苦卻不以為苦,引渡眾生,明道

    實修,去惡從善,抱道不二,入鸞門杏壇,自可成就聖賢之路,同以為勉!吾引領蘇書吏南天繳命。 

     現世善惡因果報-小.jpg  歡迎索取  免費贈閱~

修緣與您修好緣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記得小時候,台灣的民風非常純樸,或許是因為那時整體經濟尚在困苦中耕耘,老一輩胼手胝足為家計而打拼,做子女的耳濡目染,多能體會其中辛苦,而刻苦勤儉持家。憶起當時:過年時有一套新衣服穿,就高興的睡不著覺;鉛筆也一定要用到很短,寫到不能再寫,才會丟棄;那時的一顆糖果,得來不易,覺得分外好吃。 

人的慾望不若現在,那時候沒有手機、沒有網路,電視也才剛發明,但並不普及。人因此知足常樂,那時社會極少見到偷盜搶劫,若稍做一壞事,便覺得羞愧至極,人的廉恥心尚在。鮮少有家暴、虐童、性侵、自殺、吸毒、詐騙……等家庭、社會事件。 

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維繫民心安頓的重要力量,那就是道德倫理、敬天禮神的觀念。台灣有傳統的家庭倫常思想,普遍都有祭祖禮神之習俗,台灣的寺廟、道觀、教堂各種宗教建築也是世界有名的多,三步一小寺,五步一大廟,不管是什麼信仰,總是勸人去惡向善的重要力量。在這當中,因果報應之說,影響猶深。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,有無宗教信仰,我們要表達的是,因果其實就是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的科學觀念,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,這是必然的道理,頂多只有發生時間長短的差別。人們深信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」,相信一個好的道理,培養一個好的習慣,總是有好無壞,所以許多人也是抱持著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的心裡。 

不過,現在人隨著科技文明日新月異,人的慾望需求增多,工商社會人際關係疏離,維繫道德倫理的力量不若以往,敬天禮神信仰也鮮有知聞,致使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,令人驚訝膽顫的殘殺新聞時有所聞。因此我們希望藉由文字、善書再次傳揚以往的好觀念:因果循環,報應不爽,敬天禮神,去惡向善。 

有一本扶鸞著作的寶典,叫做《現世善惡因果報》,此書分為上、下兩卷,〈上卷〉惡報篇乃由仙佛帶領十二位罪魂現身說法,而〈下卷〉善報篇為十二位仙官降鸞著作,以在世所行之事,如實記載,用以勸惡向善。若要問「人生趨吉避凶之道」,「善惡因果」實不可不知阿!本篇列舉〈上卷〉惡報篇  第七回〈背信忘義害人,偷盜欺詐惡報〉摘要報導其文,若要詳看全書,歡迎向本雜誌社免費索取。 

東嶽大帝降鸞昭示背信忘義害人、偷盜欺詐惡報 

生意往來,輸財急援,有財而不苟,得勢而不傲。此人道居信,用之於民,民之交友或倫常日用,信諾允言,句句千金,於私於公,壁壘分明,取心之正,誠意而正心,必也信實昭昭,莫敢妄為。今之世人昏昧愚顛,鬼神不見心不驚,因果無信恣妄為,借膽生惡,造孽無邊,然天理昭然,鬼神洞鑑,因果不昧,種善得善果,種惡得惡果。(節錄) 

東嶽大帝帶領罪魂現身說法,在世所行惡事,所遭報應,以為世人警惕。敘述之末,仙佛再開示其中道義,勸勉有緣聽聞之眾生,引以為戒,莫再犯也。

 罪魂何木森所言非假,人道誠實為貴,信用不正,反生慾望,做人恩將仇報,害人償命,暗欺虧心,天目如雷,人之造孽,天道鑒知分明。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,陰德有損,陰司錄之必刑,莫存僥倖,莫作非為,孽鏡臺前無好人,善惡由心天鑑明,功過點滴天地記,勤修道德定人倫,多行善道天不欺,惡人種罪苦報生,一切由心悔悟懺,報應不爽定分明。(節錄) 

不僅仙佛降鸞勸化世人,許多宗教界人士、公益團體,或時下新聞,都可見到相關提倡善惡因果之說的報導:

《世紀專欄》一念之善,景星慶雲(上)

台灣新生報 – 2011年9月11日 下午11:03

文/智真

古德云:“一念之善,景星慶雲;一念之惡,烈風疾雨”,是說一個善念,就會帶來景星慶雲的祥瑞徵兆;一個惡念,就會帶來雷電風雨的暴虐之氣。古人還講:“心體之念,天體所現”,是指心體即為天體,對應著相應的天體宇宙,大自然變化和人體內部變化是相對應的,古人認為天人合一、天人感應、善惡有報,人只有遵循天道,才能和天地同為一體,才能夠持久和永恆。

一念之間,原是佛家用語,亦是直指人心、最為切要的一句話。人在世間,是好是壞?是善是惡?是福是禍?是否有未來的機會?一念,是用心去思考,也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。因為人無時無刻不在選擇之中,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,人生走出了另一條路。所以善惡好壞,在於“一念之間”。善念是一種道德意識,是道德行為的內在動因,來源於追求真理、正義和光明的崇高信念。“湛湛青天不可欺,未曾動念已先知”,天地神明無時無地不在鑒察善惡,有人因一念的誠善,就暗中蒙神賜福;有人因一念的邪惡,就明顯遭天譴罰,往往不必表現於事實,而禍福已感應。此無他,善惡只在心念之間而已。所謂福田就在心田,種什麼因,即獲什麼果,天理昭彰,絲毫無差。

我國傳統文化始終都表現出對“善”的極大關懷和追求,善惡、正邪是傳統文化中兩組核心命題。古之聖賢、歷代經典無不宣傳天道循環、善惡承負、因果報應的信條,主張通過修正、修善、積德、修性的途徑,昇華道德境界,做好人、以至達到徹悟自性、成道成佛的標準。遠古仙人赤松子在回答黃帝問話中說:“天上三台北斗神君,常在人頭上,察其有罪,奪其紀算”、“為善者,善氣覆之,福德隨之,眾邪去之,神靈衛之,人皆敬之,遠其禍矣。為惡者,兇氣覆之,災禍隨之,吉慶避之,惡星災之”;晉代葛洪在《抱樸子》中也談到:“天地有司過之神,隨人所犯輕重,以奪人算。算減則貧耗,多逢憂患,算盡則人死”,這都是說天上、地下和人身中都有各種神祇在時刻監察著人的一言一行,專門記錄人的起心動念的善惡,所謂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報應只是遲早之間。《易書》中云“易為君子謀,趨吉避凶”、《左傳》中云“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”,講的都是勸人向善的道理。敬信神佛,好善積德,才能造源遠流長的福報。

據《太上感應篇例證》中記載:元代的元自實,痛恨一個叫繆材的人忘恩負義,在五更時想去殺他,路過一座庵堂,庵堂主人軒轅翁早上起來誦經,看到有數十個奇形鬼物跟隨元自實前往,樣子非常兇惡。不一會兒又返回,那些跟隨他的人,戴著金冠玉佩,百十成群,香花旛幢簇擁著他,十分的莊嚴,臉上都露出和祥喜悅的樣子。軒轅翁就召他問明原因,元自實於是說:“我恨繆材太負心,準備前去殺死他。當到了他家門口時,心想他雖然對不起我,可他還有妻兒和老母,殺了繆材,他的妻兒和老母又依靠誰生活呢?因而於心不忍,於是念頭一轉,就回來了!”軒轅翁就將所看到的情形告訴他,而且道賀說:“你一念之惡,而凶鬼跟隨;一念之善,而福神跟從。你的事,神明已經知道了,你必將有厚福!”元自實於是堅持不懈地行善,只有增加、沒有停止,後來考上科第,官位做到了卿相,而繆材則在亂軍之中被殺。轉載自「明慧網」

原文網址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4%B8%96%E7%B4%80%E5%B0%88%E6%AC%84-%E5%BF%B5%E4%B9%8B%E5%96%84-%E6%99%AF%E6%98%9F%E6%85%B6%E9%9B%B2-%E4%B8%8A-150333319.html

 

 現世善惡因果報〈上卷〉惡報篇  第七回〈背信忘義害人,偷盜欺詐惡報〉全文:

 

東嶽大帝    降 

詩曰:非法無道背天理,無信棄義鬼神擒,

      心機害人終償命,因果循環報應生。 

又詩:欺詐善民陰騭損,地府記名難脫身,

      忘恩負義良心昧,閻羅森嚴問罪刑。     

聖示:吾奉 命臨壇著作聖書《現世善惡因果報》惡報篇第七回〈背信忘義害人,偷盜欺詐惡報〉。

      夫以信為善德之基,做人之本,人無信不立,是以信誠來往,全憑互信互誠,不用立據契約,口說為憑,天地為證。生意往來,輸財急援,有財而不苟,得勢而不傲。此人道居信,用之於民,民之交友或倫常日用,信諾允言,句句千金,於私於公,壁壘分明,取心之正,誠意而正心,必也信實昭昭,莫敢妄為。 

      今之世人昏昧愚顛,鬼神不見心不驚,因果無信恣妄為,借膽生惡,造孽無邊,然天理昭然,鬼神洞鑑,因果不昧,種善得善果,種惡得惡果。人生於天地,豈可欺天欺人而無信乎?世人無信善惡因果,故而取巧背義,偷盜妄欺者,比比皆是。莫說因果虛無存,傷天害理報應多,橫財轉眼貧窮至,終難遁逃囚牢身。

      然爾今之輩,暗損德綱,陰騭早除,得之一分,損十分德。若不及時修身養心,存善積德,任意耗費福祿,天道有眼,明察秋毫,何有不見?洞察明明,稍有失偏,陰司記錄,一切果報,依爾等所作,施以殛刑或天雷或地火或人禍,種種刀兵刑具,無一倖免;知錯者懺悔前非,改其後過,自然閻羅依其功過升降定刑,盼爾等世人,習善道、修正身,莫以造孽,影響後代子孫,不可不慎。

      罪魂吾早已擒拿至外殿,命黑白陰司提魂入內,一切善惡自有因,若有強辯,再懲其刑,吾在旁加持靈光,罪魂細述莫隱。

      罪魂名不說,……大帝命罪魂說。 

      罪魂姓木森,生於昭和五年,初十九年,出生南投民間一帶,想起生前造孽,如今後悔已遲,細述罪因,聽罪魂道來。罪魂出生貧瘠之地,父親早亡,母親氏,辛苦養育,罪魂尚有三兄二妹,排行第四,制時代,三餐不濟,何有雞鴨魚肉可食?不敢妄想山珍海味。兄弟本和樂,識字不多,小妹不幸得天花早夭,母親體力勞累,過著有一頓沒一頓、四處借貸的生活,日子難過。雖母親四處幫人洗衣縫補,清苦之日也讓罪魂心生怨言,每看別人吃喝享樂,心中憧憬日後也要享受榮華富貴,因此自小立志,無論如何一定要吃好穿好。然人之福報,若非前世累積,今世無運也難翻身,罪魂當時豈知此道理?面對現實殘酷,良心遮蔽,心想有財無財,何管道德不道德?

      當罪魂十三歲時,就幫人打零工,居住寄戶以廠為家,若有賺取銀兩,全由自己花用,不管家中開銷。罪魂心想,尚有三個兄長,何愁家用不足?罪魂東家頭,名為貴伯,以種茶為生,尚有祖產一片竹林可供採收,貴伯做人信用可靠,田地山林皆有他之足跡,於採收竹荀或採茶之刻,貴伯必會親自監工,因此生意一直不錯,信用實在,口碑不絕於耳。罪魂幫忙採收茶葉,負責分類烘焙,日夜勤作,雖然體力付出,只想到富貴可得,不曾喊累。

      貴伯自從罪魂上工以來,默默觀察,見罪魂可靠,於是派罪魂每逢採收茶葉,不管是春茶、夏茶、冬茶,皆要負責監工,不許茶工偷懶。罪魂聽命貴伯上山監工,見一女子名彩雲,姿色不錯,藉機親近。罪魂名為監工,實則親近芳澤,談情說愛,笑聲滿山谷,旁人叔、嬸也一起加入,所談盡是邪穢閨閫之事,罪魂年少不懂,受叔阿水影響,習得輕浮之能事,貴伯交代囑咐監工乙事,隨時間而輕忽怠懈採收節氣,因此茶葉品質不如從前。貴伯心想小伙子可能生手不熟,也就不怪;然罪魂卻變本加厲,為親近彩雲,身上沒錢卻裝闊,買了女紅胭脂送給彩雲彩雲因此對罪魂日生好感。罪魂欲再進一步交往,心想身上無銀兩,因此向貴伯預支工錢,貴伯不疑罪魂,答應支出借餉,罪魂在旁偷偷看貴伯錢藏於何處,日後就不用私下借支,只要偷一點錢就可達到目的。

      時間一久,罪魂心大,為了娶彩雲而成家立業,又有貴伯之信賴,心生巧詐,不妨向貴伯說以後茶葉向外販售,由罪魂試試看,順道也學做生意之方法。貴伯不疑有他,將其庫房鑰匙交出,並將客戶名冊做好記號,囑咐罪魂務必不可得罪南北二路大戶,否則辛苦經營之名聲,恐一夕敗名。罪魂再三保證會謹慎再慎,請貴伯莫擔心;罪魂此時得意洋洋,藉機帶彩雲一同北上、南下做生意,自然春風良宵,共度嬋娟,只待罪魂日後成大戶,自可榮華再現。且再三對彩雲保證,一定讓她幸福,因此罪魂在貴伯之信賴下,不斷擴充經銷點,建立罪魂與南北大戶之往來,罪魂心思細密,所作之事,他人也不能明白。貴伯信賴罪魂,雖然他有一女,相信日後其事業也會隨女兒長大下嫁他人,無人繼承。罪魂藉此良機,心生一計,兩全其美,可將貴伯家產統由罪魂操控。

      罪魂先放假消息對外說,貴伯身體不好,採收也失時,茶產也不良。罪魂告知南北大戶,先讓他們心生懷疑,裹足不前,此生意難作,貴伯不明原因,極力挽轉聲勢,再派罪魂前往客戶處拜訪,是否繼續買賣?罪魂趁此機會再造是非謠言,說貴伯有意將其名下茶產,由罪魂繼續經營,以後南北大戶採貨、補貨,由罪魂統一處理。貴伯經此次打擊,身體狀況日下,無病也生心疾,罪魂既然漁翁得利,想要一次鏟除,於是上街頭藥鋪買一些心神紊亂洩火之藥品,假裝好心,親自燉藥,請貴伯不用耽心茶行之事,一切罪魂會打點妥當。只要貴伯身體安康,相信日後事業會再重新振作,貴伯經罪魂勸說,將藥飲服下,只覺藥性苦澀,不知此藥服用多帖,必會心神忘智,腸火更勝,有時會洩肚,有時會心悸,嚴重者會失神,此為慢性中毒,只要罪魂靜待時日,必有好機會,此為兩全其美妙計。

      果真貴伯因此失神恍腦,身體一日不如一日,茶行經營無心續作,委託罪魂全權處理;既然要罪魂處理,總要有文字為憑,否則無憑據,如何將茶行經營?於是貴伯口說,由街上識字之人代為書憑立約,以後產權經營由罪魂全權處理,若有盈餘,再依分配予以安家所用,然貴伯常年受藥性中毒,麻痺神經,不幸心肺腎衰而亡。罪魂假心假意,將其家產留一部份予貴伯掌上明珠,其他由罪魂親自打理,相對一切產權經營也順利由罪魂掌控。罪魂心想,多年下來,忍氣吞聲,今日得之榮華富貴,吃喝不盡,真是老天有眼,賜給罪魂,然人一有錢即會多邪慾,貪婪作樂,哪會記取過去苦憂之日?

      既然謀取不義之財,則陰律難逃!罪魂所作,鬼神難容,東家有恩於罪魂;罪魂卻恩將仇報,反霸佔家財,心謀不軌,欺善妖惑,背義而失誠,此天理所不容。

      今短暫取得銀兩,富貴一時,罪孽卻數之不盡,天道好還,惡報現前,罪魂惡行,早記於陰司明明。不幸生惡疾,肝癌化膿,皮膚潰爛而亡,罪魂被黑白無常拖往地府報到,受閻王指責罪魂所作,處以殛刑,以報應還其因果。罪魂目前尚在第三殿,日日受刑,銅雀獄以鋼鋒穿心,再以毒液入喉,嘴巴潰爛,五臟破肚,爛散流膿,日刑多次。尚受萬斤鐵石壓身,體無完膚,夜刑冰寒泡水直至沈滅為止,全身僵硬再受鞭刑,日復一日,循環不已。罪魂不敢再犯,只求赦免不要再刑,痛苦不堪呀!求情 大帝,再減罪刑,若有人身,必當贖罪,今日罪魂所言,可換來日之減刑,勸世人莫學罪魂心狠手辣,為求一時慾望而終身遺憾,黑白無常招手,罪魂要退了! 

東嶽大帝再示:

罪魂何木森所言非假,人道誠實為貴,信用不正,反生慾望,做人恩將仇報,害人償命,暗欺虧心,天目如雷,人之造孽,天道鑒知分明。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,陰德有損,陰司錄之必刑,莫存僥倖,莫作非為,孽鏡臺前無好人,善惡由心天鑑明,功過點滴天地記,勤修道德定人倫,多行善道天不欺,惡人種罪苦報生,一切由心悔悟懺,報應不爽定分明。 

   現世善惡因果報.jpg  歡迎索取  免費贈閱~

修緣與您修好緣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「一直無業,二老啃光,三餐飽食,四肢無力,五官端正,六親不認,七分任性,八方逍遙,久坐不動,十分無用。」大陸最近流傳對「啃老族」的說法,聽來十分諷刺。

中國人以孝傳家,孝道是維繫家庭倫理關係最重要的根本。許多成功的人士,謹奉家訓母教,不忘先祖耕耘的辛勞,多能刻苦勵志,精勤奮鬥,子女耳濡目染,知所效行,才能維繫家道恆昌。 

但在現今社會,時聞父母遭受棄養,或被子女施暴凌虐,不思此身如何受父母養育、長大成人,良心怎能得安?尤其步入高齡化社會,老人安養照顧變成為一個家庭、社會問題,如果人人知奉養父母,安頓好父母生活,便能減少許多人倫悲劇的發生。我們都有一天也會老去,你要子女如何對待你,先問自己如何對待家中高堂。

《明燈寶鑑 忠孝部》乃護國九天宮扶鸞著作之鸞書,內容分列主題闡釋八德中「忠」、「孝」之德目。其中〈孝部〉第一章「行孝養親篇」,子貢夫子降鸞昭示孝養雙親的重要性:

屢來人心澆漓,孝道衰微,親殘悲苦,垂老無依,寄人籬下,形影孤孓,歲值暮年,而人子者置身事外,猶無心於奉養,竟忽意於報恩,虧食人間五穀,身著衣冠畢挺,噫良可慨矣!爾等若為人之父母者,亦同若舉,則世寰已絕人類哉!(節錄) 

 

我們透過新聞來看看現今社會狀況: 

啃老族爭產揮拳 保護令有空窗期

中國時報/潘欣彤/台北報導 2011/11/12

與父母同住的「啃老族」子女,竟反過來搶奪家產,逼得父母不得不聲請保護令!遭長子威脅、爭產,甚至家暴的許姓夫妻,昨出面向外界控訴其惡質行徑,還說保護令核發前的三個月空窗期,市府、警方不聞不問,語末更感慨,「兒子竟如此回報養育之恩,令人心寒!」

許姓夫妻與次子昨天在台北市議員陳建銘陪同下召開記者會,幾乎都是太太代表發言,長子今年卅一歲,離家前在大賣場工作,每月只領兩萬餘元薪水,還讓女友堂而皇之住進家中,生活開銷卻由同住的父母承擔,是典型的「啃老族」。

許婦說,今年五月間,長子為取得家中房產所有權,竟夥同女友對父母拳腳相向,甚至還到地政事務所,佯裝地契失蹤要求補發,家人雖然隔天就到法院聲請保護令,但長達三個月的空窗期中,長子仍是恐嚇簡訊不斷,甚至她騎車出門,遭不明人士追撞,嚇得到派出所報案,警方卻認定為「交通事故」,讓許婦又氣又怕,「這已經是蓄意謀殺!」

陳建銘則認為,民眾聲請家暴保護令,北市府社會局應出面協助,但從許家人的遭遇看來,警方、市府毫無作用,導致明明已經聲請保護令,卻仍孤立無援,幸未造成遺憾結果,但相關單位仍需徹底檢討。

對此,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祕書王惠宜強調,針對該個案前後共訪視廿三次,社工也主動聯絡,並未忽視。但若民眾在聲請家暴保護令期間,仍遇到威脅,可聲請四小時內核發之「緊急保護令」自保。 

原文網址: http://times.hinet.net/news/6527963

 

 

把父母丟在養護中心越來越多

作者: 林金池、胡欣男╱連線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201159 上午3:10

中國時報【林金池、胡欣男╱連線報導】

新北市社會局統計,近三年棄養老人數為五十多人,大都由社工員安置處所,再依法向惡意棄養子女求償。桃園縣社會局長張淑慧則表示,近年子女將父母丟在安養院棄養的案例愈來愈多,最不得已才會協助父母提出告訴。

新北市社會局人員表示,有些棄養並非付不出錢,可能是爭遺產或賭氣,如一位七十六歲劉許老太太,被長子送到八里療養院後,原本家屬不定時來探視,但沒多久家屬突然失聯,連每個月三千八百元的看護費也不付,院方提出「遺棄」訴訟兄弟才出面,細問下才知兄弟吵架,無人願負擔母親費用。

八十二歲蕭老太太,去年因中風住院治療後轉入台北市士林區某私立療養院,累計積欠療養院卅五萬元醫療費用,但六名子女無人聞問相應不理,院方威脅控告「遺棄」,家屬竟請律師回函,告知不符合構成要件。

三重宏仁醫院副院長朱正義表示,原本以為這類遺棄案件與子女經濟不好有關,但景氣好轉,類似賴帳案例仍層出不窮。

桃園縣社會局長張淑慧說,雖然棄養的個案愈來愈多,但一般都有跡可循,真正惡意的棄養例子,社會局才會勸個案父母提告,但父母通常心軟,真正提告例子反而不多。

原文網址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8A%8A%E7%88%B6%E6%AF%8D%E4%B8%9F%E5%9C%A8%E9%A4%8A%E8%AD%B7%E4%B8%AD%E5%BF%83-%E6%84%88%E4%BE%86%E6%84%88%E5%A4%9A-191042725.html

 

《明燈寶鑑 忠孝部》〈孝部〉第一章「行孝養親篇」全文:

第一章  行孝養親 

端木賜 子貢夫子 降 

詩曰:父母劬勞德如天,三年辛撫實堪憐,

五載六冬眠難穩,七八送子學古賢,

養子承歡貼親顏,膝前活佛報養恩,

切莫恃逆高堂前,陰律無私懲油前。 

竊以羔羊跪乳,知養育之深恩;慈烏哺親,報生身之大德。彼飛禽走獸尚知養親,況爾食粟服冠之輩,豈能忘本,棄親而不奉養乎?獨不思父母愛子之心,親養子女深憂恐懼,時以體察飢寒,含哺懷抱,萬惜千憐,笑則為之喜,啼則為之憂,心力俱瘁。如或疾病顛痛,則寢食俱廢,僕僕勤勞,遠近遍訪良醫,朝夕叩求神佑,為子無嫌苦楚。父母之德,實昊天罔極,此等親情為人子者能件逆否? 

今身為人子欲報親恩於萬一,自當內盡其心,外竭其力,以勤服勞,切莫誤認雙親養子供學是當然。試思!雙親終身年華歲月,付出心瘁,劬勞辛苦,終望子成人,而耄老春秋亦如瓦士冬霜,紅日幾何?身殘憂苦,祇冀子能晨昏趨待,養老終身。所謂「養子防老,積穀防飢」,親淚乞憐,苦難言罄,真如風中殘燭,壽年無幾?斯時景況慘何可言! 

近觀世風忤子奸徒,違逆雙親者多如毫毛,人子者不孝其親,與禽獸何兩樣。屢來人心澆漓,孝道衰微,親殘悲苦,垂老無依,寄人籬下,形影孤孓,歲值暮年,而人子者置身事外,猶無心於奉養,竟忽意於報恩,虧食人間五穀,身著衣冠畢挺,噫良可慨矣!爾等若為人之父母者,亦同若舉,則世寰已絕人類哉! 

聞言藉口家貧,境迫艱難,無力奉養,視親如袱贅。奉勸人之子者,侍養親顏,孝以真心,縱貧而無怨,莫虧子職,雖菽水承歡,布衣蔬食,亦喜悅滿泣。若於生前未能及時孝養,至親攻修齋設祭,泣拜靈前,備盛牲牢,不過掩眾人之耳目,自欺欺人,猶難慰親於黃泉。是故為人子女,遇親容必和聲悅色,孝養膝前,效老萊戲採娛親,行終身孺慕,學大舜之孝行,無忝爾所生。 

今之行孝不及古賢,願爾世人勤讀孝經,古時王祥臥冰,孟宗哭竹,此等孝風已蕩然無存。聞此孝道哀微,鄉愿之賊徧趨流行,當以克敦子職,莫待風木傷悲。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,此生報恩已枉然!而徒背千古罪名。誰非人子,誰無父母,終身不倦,聊報劬勞之德,孝行無虧,後代美譽馨香傳為佳話,勉而行之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明燈寶鑑-忠孝部.jpg  歡迎索取  免費贈閱~

修緣與您修好緣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知道「不惜五穀」會自損陰德嗎?

你知道「知足惜福」就可以增長福祿嗎?          

你知道老天爺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嗎?《明燈寶鑑 仁愛部》乃護國九天宮扶鸞著作之鸞書,內容分列主題闡釋八德中「仁」、「愛」之德目。其中〈愛部〉第一章「愛惜五穀篇」,湄州天上聖母便降鸞昭示愛惜五穀米糧的重要性:

古云:「小善弗為,小惡弗去,積而難掩,猶足以滅其身。」對於五穀不敬不惜,其罪過匪淺!世人未能大力糾正惡習,今藉聖藻木鐸重響,藉鸞闡教,倡愛惜五穀於寶鑑之中。(節錄)

之前聽聞全球皆在浪費食物,其數量令人瞠目結舌,但卻在同時,我們也深知未來人口暴增,糧食危機必定降臨。一方面浪費食物,一方面糧荒短缺,蠟燭兩頭燒,更加速缺糧問題的惡化!大家應該要未雨綢繆,傳揚愛惜糧食的觀念,一人惜福若能宣揚出去,十人、百人,乃至千萬人,累積下來的數量是十分驚人的。

是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惜福觀念,就能夠節省物資、愛惜地球,也造福全人類?天上聖母這篇鸞訓昭示的就是這個道理,警示世人要愛惜五穀,不要隨意浪費糧食。以下引用一則新聞,讓更多人一起加入惜福行列。  

 

糧食危機?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糧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摘譯自2011512ENS意大利,羅馬報導;段譽豪編譯;蔡麗伶審校

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(FAO)所委託的一份新研究報告指出,供人類食用的產品中,有1/3遭到浪費或損壞,總量高達每年13億公噸之多。研究人員發現,富裕國家的消費者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有2.22億公噸,幾乎等於整個南非洲地區(sub-Saharan Africa)的總產量。其中又以蔬菜、水果以及根莖類食物為大宗。根據FAO2010年的統計,在這段期間有9.25億人正處於飢餓之中,而每年1090萬名死亡的兒童中,有一半導因於營養不良。

在這份報告中,FAO委託了瑞典食品與生物技術研究所進行了兩項研究,分別對中高收入國家以及低收入國家中,食物損失與浪費的原因與預防所產生的範圍與效果進行研究。這份報告是為了201151617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(Dusseldorf)所舉辦的國際食品包裝工業貿易展中《節約食物!》國際研討會所準備。《節約食物!》旨在提高公眾對全球糧食損失和浪費的關注,以及這些現象對全球的貧窮與飢餓問題的影響,也包含氣候變遷與自然資源利用等議題。 

報告中對於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做出了不同的定義。 糧食損失最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,導因於基礎設施差、技術水平低落以及對食品生產系統的投資較低。 舉例來說,巴基斯坦的中央批發市場拉合爾(Lahore),香蕉的交易環境十分不衛生,食品在靠近排水溝的地面堆放、處理,因而對健康造成危害。報告中並指出,「這樣的市場環境也造成食物的浪費,因為衛生條件不佳以及粗心的裝卸使得脆弱的新鮮食品毀損。」 在開發中國家,40%的食物損失發生在採收後以及加工階段,而工業化國家中,40%的食物損失則發生在零售與消費者層級。食物浪費問題在工業化國家中更加嚴重,主要是因為零售商與消費者把可食用的食品丟進了垃圾桶。北美與歐洲每名消費者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在95-115公斤,相對地,南非洲以及南亞、東南亞等地的消費者每年約只丟棄6-11公斤的食物。

這份報告同也提供了幾項可行的方法來減少食物的損失與浪費。報告中建議,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,可以加強食品供應鍊,幫助連結小農戶與買家。而公營或私人部門應該要對運輸、加工與包裝等基礎設施進行投資。至於中高收入國家,糧食的損失與浪費是因為消費者的行為以及供應鍊中,不同參與者的溝通不良。報告指出,「富裕國家中消費者層級浪費食物的最重要原因,可能僅只是因為人們負擔得起。」 報告中發現,在零售端大量的食物浪費是因為品管的過程中,過份的強調外觀。但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,調查顯示消費者願意購買外觀不符合標準,但安全無虞、口味良好的食品,消費者有能力影響品管的標準,而且也應該那麼做。

作者建議,農產品可以在靠近消費者的小農市集和農產品商店銷售,而不必符合超市的外觀標準。一般而言,富裕國家的消費者都受到鼓勵去購買多過所需的數量。「買二送一」的促銷活動就是個例子,另一個例子則是食品業生產的超大份量「即食食品」。而「吃到飽」的自助餐廳則變相鼓勵顧客堆滿他們的盤子。與此同時,該份報告發現富裕國家的消費著無法妥善規劃其食品購買計畫,這意味著他們經常在食物有效期限屆滿時將之丟棄。

報告建議,學校教育以及公共政策可能是改變消費者行為的出發點。「應該教育富裕國家的消費者:丟棄不必要的食物是一種不能被接受的行為。」作者們建議,「人們還應該知道,由於自然資源有限,為了養活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,減少糧食損耗比增產更為有效。」

 原文網址: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66929

 

《明燈寶鑑 仁愛部》〈愛部〉第一章「愛惜五穀篇」全文:

第一章  愛惜五穀 

湄州  天上聖母  降 

詩曰:五穀珍米忍棄拋,輕賤路遺任地拋,

      勸民休看為俗物,蒼穹降罪過難饒。 

溯古后稷教民稼穡,植五穀以育萬民,開千古利民厚生之食源,萬民臣庶,免受飢餓之苦;惟天長養萬物,俾使世人賴以維生,不可或缺者,莫甚五穀也。夫五穀者,種之美者也,始生為秧,繼則為苗,成則為禾,春耕秋實,歷盡三時作苦,民始得滿盈豐倉。穀之為物,先天食糧,集日月之精華,稷黍稻粱,皆為嘉種,乃性命滋養之寶珍,故五穀者民之命,國之本也。 

農家之本,耕作五穀,冒暑而鋤,日曬雨淋,汲水施肥,除草耨土,日出以耕,日沒以息,終年勞瘁,盡心經營,使民庶享有粒粒米穀,可曾靜思此五穀集人力之所萃,辛苦備嚐,豈能不惜愛乎?爾世人捫心自問,五穀實為救命之金丹,供人賴以充飢之美食。反觀有者竟忘稼穡之艱難,輕賤五穀,任意丟棄,視為俗物,胡敢放肆,賤若廢土,何能曉此米粒如何得來?又有幾人視五穀為捧上珍珠,愛惜若己。輕棄者屈指難數,其數積累於溝壑中,猶如山中小丘;廢餿中亦如河水滔滔不盡,可思此米糧倘加以珍惜,可以養治多少寶貴生靈?爾既忍心拋灑無節,暴殄天物,褔報必損,有謂「福莫用盡,褔盡必貧。」是以或飯或粥,飽腹之際,必思米穀得之不易,莫濫損身節,而自毀褔德耳! 

孟子有云:「富歲子弟多賴,凶歲子弟多暴,非天之降才爾殊也,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。」故飽食暖衣,逸居而無教,則近於禽獸,爾為萬物之靈,必善知珍惜五穀之貴。試看婦女炊爨,不惜穀類於廚室;任如兒女嬌痴,登筵任其自食,狼籍滿地,卑幼不知惜物,為家長者不可不懲戒。有者釜底餘飯,隔宿之餐,尚能食而任意傾倒廢餿中。漉米作飯,米穀作糕,宜及時分食,切莫無節不惜,畜獸養禽,盡損米粒於籠櫝。亦有富貴宦家,因足食而不知愛惜,公署官衙,饔餐難退,任令傭僕,輕忽米穀之寶,隨意輕拋。或有食堂餐館之所,見食材溢滿,貪食無制,未能量取惜福,任其殘餘而撒棄食物,此等過失,天記分明。

古云:「小善弗為,小惡弗去,積而難掩,猶足以滅其身。」對於五穀不敬不惜,其罪過匪淺!世人未能大力糾正惡習,今藉聖藻木鐸重響,藉鸞闡教,倡愛惜五穀於寶鑑之中。倘不聽言勸,莫怪天罰斯民,禍降百疹於身,或而乾旱雷懲,或而濿疾飢饉,或瘟疫媒染,不只身受其苦,並再註削祿籍壽算。種種愆尤,均難赦免,此非天之不仁,實乃民自作孽,自損陰德也。若是人人能珍愛五穀,不以輕棄,時以勉誡後代,自可褔報傳馨,將功補過,以消造罪之餘孽。是故不論士農工商,富貴貧賤,務要惜以珍米,當可歲歲豐而富收,盼能勤而奉行,莫輕怠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明燈寶鑑-仁愛部.jpg歡迎索取  免費贈閱~

修緣與您修好緣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